治癜风如何治疗 http://m.39.net/pf/a_7082970.html这两天,医院的儿科门诊里,来看抽动症的孩子不少。为什么这个时候有这么多医院?
原因主要有两个:
1.很多家长都想赶在开学前,带孩子把这个病看完;
2.寒假里,很多孩子窝在家里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春节期间又吃了很多容易让人兴奋的食物,如牛肉、巧克力、功能饮料等。专家说,第二条中提到的这些,都是诱发抽动症的危险因素。
1
抽动症患儿门诊量明显增多
医院推拿科主任叶树良说,每年寒暑假,门诊里抽动症患儿特别多。平时最多也就看10个左右,一到寒暑假,门诊量会翻倍。
昨天上午,浙医二院儿科主任冯建华的门诊也特别忙,短短一小时,接连来了十多个抽动症患儿。
6岁的唐唐(化名)上幼儿园大班,妈妈带他看门诊,只见他眼睛一直不停地眨。妈妈说,儿子这样已经快一个礼拜了,一开始以为他眼睛不舒服、有异物,后来发现不对劲,就带他来这里看医生了。
看了唐唐的症状,冯主任判断他可能得了抽动症。“这个病经常会误诊,被当做眼科、耳鼻喉科、呼吸科等疾病来看。”
仔细询问了唐唐的近况,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原来,放寒假以来,唐唐几乎每天呆在家里,经常玩电脑游戏。他迷上了一款拼图游戏,每天从早到晚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对着电脑玩这个游戏,每天对着电脑的时间基本超过12小时。
冯主任说,抽动症的病因并不明确,但从临床来看,孩子长时间看电视、用电脑,看到兴奋、恐惧的画面,会加重抽动症。此外,还有一些孩子是因为吃了一些特殊的食物,如巧克力、一些功能性饮料等,这些食物易使人兴奋,也会诱发抽动症或加重病情。
“抽动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儿童疾病,在我国,抽动症的发病率在5%左右。这种疾病与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神经递质(多巴胺)太过兴奋,发生改变有关。”
“抽动症属于常见病,除了儿童保健科,神经科、心理科、精神科和中医科等都可以诊治抽动症患儿。”高峰说,2岁到青春期的男孩最容易患抽动症,男女比例约为2:1,“门诊中碰到最多的是学龄前或学龄期的男孩子”。
根据病程和症状,抽动症有短暂性抽动症(1年以内)、慢性抽动症(1年以上)和托雷氏综合症(1年以上,症状包括了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
其中,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运动性抽动症状:频繁眨眼、挤眉、耸肩、嘴巴抽动;其次为发声性抽动症状:尖叫、发出怪声、清嗓、甚至说脏话等;还有一种较为少见的为感觉性抽动症状,就是孩子会感到脖子、肢体难受等。
2
少用电子产品,多到户外运动
“抽动症和多动症仅一字之差,两种疾病是完全不同的,但近60%的抽动症会合并多动症。”高峰说,尽管抽动症本身对孩子身体健康的危害并不大,但如果是频繁的运动性或发声性抽动,就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生活。而且,抽动症大多会合并多动症、强迫症、焦虑症等,给孩子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发现孩子有眨眼、怂肩等奇怪动作时,家长要注意,尽量不要马上当面制止并指责孩子,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
浙大儿院邵洁主任说,其实,孩子有奇怪的动作,家长不能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