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结膜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425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丨一文读懂国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三级专科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317/5252023.html

整理者丨韩玲样(铜川市妇幼保健院)

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年4月25日为我国第35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接种疫苗,防控疾病,守卫健康,守护一生”。

自年我国全面实施计划免疫工作以来,疫苗种类和接种范围不断扩大,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发病率显著下降。通过口服脊灰疫苗,自年后,我国阻断了本土脊灰野病*的传播,使成千上万孩子避免了肢体残疾。普及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后,我国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携带率已从年的9.7%降至年的0.3%,感染乙肝病*的儿童减少了近万人。乙脑最高年份发病近20万例,死亡近3万例,普及接种乙脑疫苗后,年乙脑发病人数降至例。疫苗接种为儿童树立了牢固的健康屏障。

今年2月23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年版)》,与版相比,接种部位、个别疫苗接种程序及接种注意事项有了调整和变化,对“常见特殊健康状态儿童接种”部分情形新增了说明。一起来梳理一下。

变化1调整了补种年龄

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接种的可补种年龄从“<14周岁”调整为“<18周岁”。

(整理者注:补种年龄延长,将会有更多孩子通过补种疫苗提高免疫力,为自身建立起健康屏障。)

变化2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注意事项有变化

将HBsAg阳性或不详的母亲所生新生儿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时间从“出生后24小时内”调整为“出生后12小时内”。

将乙肝疫苗接种的“低出生体重”明确界定为出生时体重g者,建议其出生后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并在满1月龄、2月龄、7月龄时重新按程序再完成3剂次接种。

在乙肝补种原则中明确提出:第3剂与第1剂间隔不小于4个月。

变化3卡介苗(BCG)接种注意事项有增加

早产儿胎龄大于31孕周且医学评估稳定后,可以接种BCG。胎龄小于或等于31孕周的早产儿,医学评估稳定后可在出院前接种。

与免疫球蛋白接种间隔不做特别限制。

变化4调整了脊灰疫苗免疫程序

脊灰疫苗接种对象及剂次由原来的“2月龄接种1剂灭活脊灰疫苗(IPV),3月龄、4月龄、4周岁各接种1剂脊灰减*活疫苗”改为“2月龄、3月龄各接种1剂灭活脊灰疫苗,4月龄、4周岁各接种1剂脊灰减*活疫苗(bOPV)”。

已按免疫程序完成4剂次含IPV成分疫苗接种,则4岁可不再接种bOPV。

变化5调整了麻腮风疫苗(MMR)免疫程序

接种程序由之前的8月龄接种麻风疫苗(MR)调整为接种麻腮风疫苗(MMR)。也就是麻腮风疫苗共接种2剂次,8月龄、18月龄各接种一次。

变化6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接种注意事项有变化

变化7新增“常见特殊健康状态儿童接种”说明

1.早产儿与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胎龄小于37周)和/或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小于g)如医学评估稳定并且处于持续恢复状态(无需持续治疗的严重感染、代谢性疾病、急性肾脏疾病、肝脏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和呼吸道疾病),按照出生后实际月龄接种疫苗。卡介苗接种见变化3的部分内容。

2.过敏

所谓“过敏性体质”不是疫苗接种的禁忌证。对已知疫苗成分严重过敏或既往因接种疫苗发生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及其他全身性严重过敏反应的,禁忌继续接种同种疫苗。

3.明确指出下述常见疾病不作为疫苗接种禁忌:

生理性和母乳性*疸;

单纯性热性惊厥史;

癫痫控制处于稳定期;

病情稳定的脑疾病、肝脏疾病、常见先天性疾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苯丙酮尿症、唐氏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和先天性感染(梅*、巨细胞病*和风疹病*)。

(整理者注:从这些新增说明可以看出,国家更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