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则关于水上乐园游客挤爆泳池的新闻登上热搜。泳池中堆满游泳圈和游客,密密麻麻的随着水波的流动蠕动着。
一到夏天泳池和水上乐园就成了人们的消暑圣地。游泳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调节情绪、缓解压力。许多人更把游泳作为日常锻炼身体的项目。但随着泳池人数增多,卫生安全也成了大问题。很多人都有过去了泳池之后,感染细菌性阴道炎、脚气、耳癣的经历。还有人表示:“怎么描述有多脏呢?就是水里超过十分钟没人灰就全漂上来了,甚至还有痰。”
如何在炎炎夏日健康安全地泳池消暑,这几件事你必须知道。室内泳池水质常出现哪些问题?炎热的天气使泳池中人数增多。人们在水中的时间越长,游泳池水被污染程度也就随之提高。在游泳的高峰期,如果游泳场所管理部门不加强对游泳池水的消*管理,没有做到经常补充新鲜水源、控制氯消*量和消*间隔时间的话,很难确保游泳池水质的安全卫生。
常见的室内泳池水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类:
余氯过高或过低
游离性余氯主要来自含氯消*剂,对游泳池水消*并防止疾病传播起着主要作用。但当其含量过高时则会刺激皮肤、黏膜,并能使头发褪色。实验证明,游离性余氯达到0.3mg/L以上时,对肠道致病菌、钩端螺旋体、布氏杆菌有杀灭作用;而当游离性余氯含量过低时,又不能有效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另外,游离性余氯过高时还会产生使人不快的氯臭味,同时产生大量的三卤甲烷,增加了潜在致癌危险。因此,我国标准规定泳池余氯浓度范围应在0.3-0.5mg/L区间内。
尿素含量及细菌总数超标
根据国家卫生标准规定,游泳池水中的尿素含量应不高于3.5mg/L。游泳池水中的尿素主要来源于人体的分泌物、排泄物,例如运动后的汗液,但更应值得注意的是,尿素最重要的来源是尿。下水后,受冷水的刺激,人会本能地出现尿急反应而想要排尿。若有人仗着泳池中人数过多、不会被注意而不注重公共道德,那么水中尿素含量也会随之增多,溶解在水中难以去除。
因此,泳池水尿素超标的现象较为常见。尿素超标不仅严重影响游泳池水质,还极有可能对皮肤黏膜造成损伤。
游泳池水中的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对应的国家卫生标准分别为≤个/ml和≤18个/L,两者也是游泳池水质监测的主要卫生指标。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超标,通常表示游泳池水受到了人畜粪便直接或间接污染,直接威胁游泳者身体健康。
出现细菌总数超标的情况主要说明消*不到位,即游泳池水中消*剂达不到杀死致病菌和寄生虫的有效浓度,严重时还会导致游泳者被传染上红眼病、肠道传染病等介水传染病。
酸碱度偏高或偏低游泳池水中的pH值(酸碱度)在国家卫生标准中的规定范围是6.5-8.5。泳池水酸碱度的变化主要受加入的氯消*剂类别影响,同时也会随着游泳人数增加而向碱性转化。pH值过高或过低都将导致头发、皮肤干燥。pH值偏低(偏酸性)时,可能会导致游泳者皮肤受刺激;偏高(偏碱性)时,则会影响消*剂的作用。浑浊度过大根据国家卫生标准规定,游泳池水浑浊度应不高于5。浑浊度超标,水质不透明,将留下安全隐患。一般情况下,我们常通过絮凝沉淀方法降低泳池水浑浊度,聚合氯化铝是目前使用较普遍的水质处理絮凝物。
水质恶化会引起哪些疾病?
游泳池作为娱乐、运动场所,为不同年龄、不同健康程度和卫生状况的人所共用,水质恶化会造成多种疾病的介水传播和流行。国内外已有研究证明,游泳池水可引起急性传染性结膜炎、病*性胃肠炎、传染性皮肤病等爆发或流行。因此,游泳池水质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游泳者的身体健康。游泳场所容易发生的传染病,以下列几种最为常见:眼病眼睛是人体最脆弱的器官,在游泳时候也最容易受到伤害。常见游泳时易感眼病包括:急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多由急性结膜炎杆菌、肺炎双球菌感染引起)、流行性角膜炎(由病*经游泳池水传染)和沙眼(沙眼衣原体可通过游泳池水传染,使健康人罹患沙眼)三类。
皮肤病皮肤病也是在游泳时容易被传染的疾病。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脓胞疮,溃烂后便结成浆痂,一经接触即会传染;一些皮肤浅层的真菌感染,包括股癣、脚气、灰指甲等,也是在泳池可能发生常见传染病;更危险的是,泳池中如有淋病患者,健康人群也可能因此患上前尿道尿路感染。
中耳炎和肠道传染病在不干净的泳池游泳时,一旦呛水,细菌或霉菌随池水进入咽鼓管,造成从内到外的逆行感染,此外不干净的池水也可以通过外耳道进入,从而诱发中耳炎。肠道传染病常由细菌,病*引起,游泳时,难免呛水或吞饮少量泳池水,菌痢,病*性肝炎等病菌随水进入人体的胃肠道,增加患病危险。因此,选择干净,水质安全的泳池十分有必要。现在不少城市都会对游泳池卫生状况进行评级,以保证泳池卫生安全。同时,作为个人,在文明游泳的前提下,如果发现自己身体不适,如:发热;咽痛;咳嗽;腹泻;或者有皮肤疾病的时候,就不要去公共泳池了。
(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