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结膜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科学就医我行动丨洪涝过后,这份防疫指南要
TUhjnbcbe - 2023/5/21 20:11:00

近日,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天气,郑州遭遇千年一遇的暴雨袭击,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然而,洪涝暴雨灾害发生后,我们还要警惕可能随之而来的一些传染性疾病,做好急救保障和预防控制。

洪涝灾害发生后,要特别注意防范胃肠道疾病和各种皮肤病等。今天,我们为您整理了一份“洪涝灾害防疫指南”,以下几点要牢记哟!

肠道传染病最易发

发生自然灾害,如果水源污染,粪便、垃圾和腐烂变质的有机物(包括牲畜尸体)得不到恰当处理,蚊蝇便会孳生,加上不注意个人卫生和食品卫生,就会患肠道传染病,如痢疾、感染性腹泻等。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主要症状有发热、腹痛、腹泻(大便数量不多,常带有脓血和粘液),每天几次到十多次,里急后重(大便后仍有未解完的感觉)、粘液脓血便等,起病较急,高热可达40℃以上。中*性菌痢多见于儿童,可以表现为发高烧、昏迷、抽搐,却没有腹泻,病情凶险。发生痢疾需立即就医,药物治疗可用敏感抗生素等。

感染性腹泻

得了感染性腹泻后病人的大便会稀而不成形,次数增加,每天二三次至二十多次,肚子痛,呕吐,吃不下饭,有的病人还发烧。肠炎发生后,建议注意饮食,进食易消化食物,适当补液,可以应用收敛止泻,缓解腹痛等治疗。

皮肤及虫媒疾病不容忽视

受灾群众和救援人员长时间浸泡在洪水中,加之如果气候温暖湿润,细菌滋生,蚊虫肆虐,且卫生条件差,皮肤瘙痒,红疹,水疱,局部感染和溃疡等情形容易多发,洪灾过后也应谨防皮肤病。

浸渍性皮炎

常发生在手足长时间浸泡在水中的人群中,主要表现为手足部位发白、肿胀、破溃、糜烂,甚至皮肤剥离,伴有瘙痒,俗称为“烂脚丫”。感染严重时,还有畏寒、发热、乏力、头痛、食欲下降等全身症状,少数抵抗力差的人会发展成败血症。

这种情况下,需保持局部干燥,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浅表性皮肤创伤可用炉甘石粉或5%的明矾炉甘石粉涂擦,也可用10%-15%明矾溶液或3%-5%食盐溶液泡脚。感染严重时,应在医生指导下选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

丘疹性荨麻疹

夏季是蚊虫繁衍的季节,洪水泛滥更促进了蚊虫的滋生。蚊虫叮咬在儿童中比较常见,主要表现为四肢出现红色小丘疹、有时在皮疹顶端有透明的小水疱。对于丘疹性荨麻疹,外用炉甘石洗剂可减轻症状,也可外用激素类药膏、硼酸氧化锌冰片软膏等。

血吸虫病

我国血吸虫病主要流行于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四川、云南等省份,大家要特别警惕洪涝发生地是否有血吸虫病流行,以及当地水系洪灾期间是否有周边血吸虫病流行区来水。在血吸虫病流行区,下水前要涂抹防护油,禁止直接饮用生水。

划重点!

洪涝过后,如何科学防疫?

虽然现在医疗水平高了,但是还是要做好灾后疾病的防控。洪水退后3-5天是灾后防病关键期,预防重点在管好“两口、一皮、一手”,一定要加强自我保护和个人卫生。

两口:一是入口关,注意饮水卫生和食物卫生。不喝生水,尽量喝矿泉水,对临时的饮用井水、河水、湖水、塘水等,一定要进行消*。食物要煮熟煮透,生熟分开,餐具须清洁并消*后使用,进食前要洗手;不吃腐败变质或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水产品。

二是出口关,加强粪便、垃圾管理。不要随地大小便,粪便、排泄物和垃圾要排放在指定区域,避免排泄物污染水源和环境。*府部门在临时安置点附近也要做到无害化处置措施到位。

一皮:一是烂裆、湿疹和水浸渍皮肤病及时治疗;二是检测钩端螺旋体病,必要时,做好疫苗应急接种;三是血吸虫病等预防,下水前要涂抹防护油。

一手:手卫生在任何情况下都尤为关键。不用手,尤其是脏手揉眼睛或抓食干净的饭菜。各人的毛巾与脸盆应单用,如果不得不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病人共用脸盆,则应让健康人先用,病人后用,用完以肥皂将脸盆洗净,并常用消*剂浸泡消*。

1
查看完整版本: 科学就医我行动丨洪涝过后,这份防疫指南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