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大公司全面出击海外市场
欧洲大公司全面出击海外市场
最新一期美国《商业周刊》发表文章称,欧洲经济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现象:一方面宏观经济差强人意,另一方面微观经济层面却形势喜人——欧洲大公司海外战略大见成效。
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受欧元坚挺、原油涨价、消费者信心受挫等不利因素影响,2004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率仅为1.8%。在整体经济形势欠佳、欧元不断走强的背景下,2004年欧洲大公司纷纷到海外寻找利润增长点。弱势美元推动了欧洲公司对美国中小企业的收购,并促使其将部分生产基地转移到美国和一些新兴经济体。
欧盟委员会2004年12月发表的季度报告称,德国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率已降至0.1%。与德国宏观经济环境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在国外销量的带动下,德国西门子公司在2004财年的净收益增加了39%,达到46亿美元。德国零售业巨头麦德龙连锁超市集团2004年国内销量处于停滞状态,但在东欧国家第4季度的销量却增加了18%。文章指出,德国出现的这一现象在西欧许多国家都存在。摩根斯坦利的一项调查表明,尽管2004年的欧洲经济一直处于“车轮打滑”状态,但德国和法国大公司的股票指数都上涨了7%以上,42%欧洲公司的收益都接近历史最高点。
文章分析指出,2004年欧洲大公司迅速增加跨国投资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欧元的不断走高迫使欧洲大公司加大境外生产的比例,这样既可以削减生产成本,又可以避免汇率风险,而2004年的欧盟东扩恰好给这些跨国公司提供了一个低税收、低工资的拓展空间。其次,这些跨国公司对本国的税收和劳工制度改革已不再抱有幻想。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是,德国汽车零件和轮胎制造商大陆公司将新的生产能力都转向国外,从2004年7月开始就在罗马尼亚和巴西设立分厂,并和斯洛伐克、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
尽管有许多人指责欧洲大公司一方面利用东欧国家的廉价劳动力赚了个盆满钵溢,另一方面却利用不太景气的国内经济形势迫使本国雇员放弃加薪要求。但《商业周刊》的文章还是对欧洲大公司的“创举”表示赞赏,认为他们在寻找生存和发展之道的同时,也必将给欧洲的宏观经济带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