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通知,将风险区由“高、中、低”三类调整为“高、低”两类,最大限度减少管控人员。
那么,调整后
风险区是怎么划分的?
高风险区的解除标准是什么?
低风险区有什么防控要求?
在日前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介绍,高风险区连续5天没有发现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做这样的调整主要是基于第九版防控方案实践评估数据以及风险研判证据。
低风险区指的是高风险区所在的县(市、区、旗)除去高风险区以外的地区划定为低风险区,对于低风险区实行“个人防护、避免聚集”的防控措施。
低风险区的群众,要减少外出、不聚集、外出时要做好防护;主动配合区域风险人员排查、核酸检测等防疫工作;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味觉嗅觉减退、鼻塞、流涕、结膜炎、肌痛、腹泻,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十大症状”以后,要及时主动前往医疗机构就诊,及时排查病*感染。同时,倡导低风险区群众非必要不离开本区域,如果确需离开,离开所在城市须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图文:央视新闻
实习编辑:施雨
上观号作者:今日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