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债市:2014年债市发行量大增四成 未来料降至20%正常值
中国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周日公布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债券市场全市场发行了12.28万亿元人民币各类债券,同比增长了41.07%,但同比数据较大的主要原因是2013年增长较慢,未来年度发行量可能会回落至20%左右的正常值。
该份2014年债券市场统计分析报告称,具体而言,2014年在中央结算公司登记新发债券1366只,发行量共计6.35万亿元,占债券市场发行总量的51.75%;上海清算所登记新发债券4691只,发行量共计5.54万亿元,占债券市场发行总量的45.1%。交易所新发债券624只,发行量共计0.38万亿元,占债券市场发行总量3.13%。
报告认为,2014年中国债券市场取得多项突破成就,包括财*部正式每日公布中国关键期限国债收益率曲线;地方*府债券开启自发自还;部分合格机构投资者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开户;柜台债券业务品种增加;开启尝试做市商业务;中债登开始为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提供担保品服务;中金所开展国债期货冲抵保证金业务等。
展望2015年,报告则提出了多项债市改革建议。包括适当增加短期限和超长期限国债的发行数量;建议减少国债续发行的频率,增加关键期限国债的新发行频率;加大国债收益率曲线在存贷款定价及内部转移定价方面的应用等。
在建议允许国债承销团和国债做市商商业银行进入国债期货市场方面,报告认为应该完善相关制度,一是采用可交割券第三方公允价值与标准券公允价值之比作为转换因子。
“目前国债期货的转换因子以标准券的票息3%为基础进行折现,并没有考虑不同期限可交割券的期限利差,而这只有在收益率曲线平坦化且收益率为3%时才能真实反映可交割券的实际价格。”报告认为。
二是建议国债期货标准券票面利率采用合约上市日时该品种对应的第三方估值机构的国债收益率。
在建议加强地方*府债券相关信息披露透明度方面,报告建议在结合国内外诸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建立起适合于中国地方*府财务报告的通用标准及披露制度,利用XBRL的高效、标准、开放、利于后续深度应用等优势,提高对各级*府债务的监管效率和水平,使地方*府债市场不但在国内发展壮大、也为其迈向国际化作必要准备。
报告同时认为,目前资产支持证券的信息披露存在透明度不够的问题,资产池信息的不透明使得市场投资者对于池内资产的质量和风险水平不能作出准确判断,这给市场定价带来困难和混乱,信用风险也未能有效释放。
建议要对投资人或第三方估值机构披露资产池中每笔贷款的明细信息,以使投资人能够直接评估风险水平,或者由第三方估值机构提供的公允价值来客观反映其风险水平。
另外报告认为,利率市场化中存款上限放开的时机,可以参考商业银行债AAA级收益率曲线与存款利率之间的关系,二者同为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具有可比性,当二者的利率水平基本相同时,正是取消存款利率上限的最佳时机。
最后,报告采用中债收益率曲线和中债指数对2015年宏观经济进行的预测分析显示,2015年宏观经济将大致呈现上半年低位企稳,三季度后弱势复苏,在“新常态”格局下形成新的平衡点;而CPI在2015年上半年将持续回落,下半年开始企稳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