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到了,我们来聊聊孩子秋季高发疾病:过敏性鼻炎。
在开始之前,我做一个简单的调查问卷,家长们看看孩子是否出现过以下症状:
1、冷不丁打喷嚏;
2、经常鼻塞、流涕;
3、咳嗽反复发作,久治不愈,在夜间尤其明显;
4、鼻子持续发痒,忍不住抠鼻子;
5、鼻梁上出现横向皱纹;
6、见光流泪,眼睛发红、发痒,有结膜炎;
7、揉眼睛,流眼泪;
8、明显有黑眼圈。
以上症状,你的孩子如果有一项以上,就要警惕过敏性鼻炎了。这种在我的门诊上非常常见,为此,我专门总结了一套预防过敏性鼻炎的方法,今天给大家分享出来。
过敏性鼻炎的孩子,肺虚脾也虚。
本病的发生和孩子的体质有很大关系,按照古人的说法,孩子是“纯阳之体”,但在中医看来并非如此。
中医认为孩子是稚阴稚阳体质,阳气还比较幼稚,不容易稳定下来,容易被外界影响,进而出现肺虚脾虚。
肺虚是怎么回事?
鼻子是肺的开口,鼻子上的问题,大多有和肺有关。
肺气不足,则肺中津液就跟着不够,这种情况下,难以濡养鼻窍,孩子会有鼻子发干、发痒、打喷嚏、流鼻血等症状,还会出现持续性鼻塞。
肺气不足,影响了气血、津液在体内的运行输布,外邪趁机侵入体内,刚才也说到,孩子阳气不稳定,难以对抗外邪,因此出现感冒、发烧,诱发过敏性鼻炎。
那脾虚呢?
孩子的特点,就是脾常不足,脾最怕湿,但春夏两季湿气很重,孩子体内早已积累大量湿气,到了秋天,脾再难以抵抗,已经非常虚弱。
夏季天气炎热,孩子都会吃许多寒凉食物,如冰棍、饮料之类,还有长时间待在空调房,让脾胃的负担很重,难以维持正常的运化功能,湿邪在体内肆意游走,上窜鼻窍,就会有流清水鼻涕的症状;湿久化痰,堵塞鼻腔,就会出现鼻塞……
脾和肺的关系非常密切,脾虚则肺气虚,过敏性鼻炎就会反复出现。了解疾病为什么会出现,过敏性鼻炎该怎么预防?
秋季要做好这3点:防受寒、补肺气、养脾胃。
防受寒
秋季早晚温差大,可能早上21度,中午就28度,这种情况下,孩子一个不小心就要着凉感冒,而且秋季是过敏性鼻炎的高发季节。所以重中之重就是要控制感冒。
1、四个穴位保护好:大椎穴、神阙穴、肺俞穴、涌泉穴。
这个时候寒凉容易入侵体内,注意不要让孩子光脚站在地面,天气转凉时,用温水泡脚,及时给孩子加减衣物,避免脖子、肚子和后背受寒。
2、控制饮食
孩子积食,就会出现感冒、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家长要每天坚持“10秒法”,观察孩子的舌苔、口气、排便、睡眠情况。如果异常,就有积食的可能。
如果孩子出现积食,可以喝三星汤,同时停止荤腥的摄入,采用全素食,坚持个三天左右就可以了。
3、排寒
孩子出现打喷嚏、流鼻涕、手脚发凉等情况,就可能是寒邪入侵体内,需要在发现的第一时间采取干预措施。
最简单好操作的方法就是用温水泡脚,脚上穴位、经络多,受热后能够加速气血的循环,帮助寒气散发出体表。
有条件的话,我建议在水中加入一些解表的药材,如艾草、荆芥穗、藿香等,帮助孩子把全身毛孔扩张开,汗一出来,病就基本上好了。
补肺气
中医一直提倡秋季补肺,秋季是过敏性鼻炎发作的高峰期,最大的因素就是因为肺气虚弱。
虚了就要补,可以选用药食同源的材料来补。
正所谓五色入五脏,白色对应的是肺脏,因此多吃白色食物,能够补益肺气,常见的有山药、太子参、党参、黄芪、五指毛桃、南杏仁、百合、银耳等。这些可以煮粥,也可以泡水喝。
不用天天喝,一周1到2次就好。
养脾胃
脾为肺之母,之所以肺虚,追根究底,是脾虚了,脾虚则气血虚。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想要不生病,就要正气充足,这需要足够的阳气。
阳气从哪来?阳气是靠着脾胃的滋养而存在。
这么说来,养好脾胃,就是养足阳气、补足正气,才能让孩子不生病。
怎么养脾胃?
首先就是要饮食清淡,控制好孩子的饮食,孩子贪吃是天性,这方面需要孩子的家长多加管束,以免不良的饮食习惯加重脾胃的负担。
平日也可以煮健脾粥给孩子喝,比如莲子、芡实、山药、茯苓、太子参、五指毛桃等,都可以做粥。
写给家长的话:
孩子身体发育尚未成熟,容易受到外邪干扰,因此出现头疼脑热也是正常。但预防大于治疗,以上这些方法,可以防,也可以治。
看着孩子的成长,是一件幸福的事,但也需要家长付出更多的细心和耐心,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并在第一时间进行干预。祝愿天下孩子少生病,不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