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天,很多人就会出现皮肤过敏,瘙痒、脱皮、红肿、渗出等各种症状随之而来,给生活带来极大困扰,过敏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
眼下高温高热,正是过敏高发期,医院诊治的患者也日益增多。方小姐说,前天吃了一顿海鲜之后,脸上就出现了红肿,瘙痒难耐,医院就诊。而非常注意忌口、不吃鱼虾海鲜的夏女士也说喝了某种牛奶诱发满脸红疹~
这些形形色色的过敏症状是不是食物引起的呢?后来经医生诊断,方小姐是因为夏天防晒不当,洗澡用水过热等不良生活习惯而导致的;夏女士则是因为吸入霉菌引起的,因为前段时间梅雨季,家中滋生了大量霉菌,夏女士却忽视了通风晾晒。
DOCTOR
邹颖
医院/同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宁宁”从医院/同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邹颖那里了解到,像方小姐和夏女士这样的过敏患者很多,她们往往首先把自己过敏的原因归咎于吃了一顿丰盛的大餐或者叫了个外卖。其实大部分患者自认为的食物过敏,并不是真正的食物过敏。
邹颖医师告诉“宁宁”,过敏是人体一种异常的免疫反应。简单来说,就是机体识别到一些正常无害的物质(抗原),随即调动免疫系统保护自身并产生过量的抗体,从而对人体的各个系统产生轻重不等的危害。而且过敏在全身各部位表现为不同的疾病,大体来说有以下四种:
呼吸道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咳嗽、过敏性鼻炎、鼻窦炎与鼻息肉等。
眼耳部过敏性结膜炎、分泌性中耳炎等。
皮肤荨麻疹/血管性水肿、湿疹、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等。
消化道过敏性胃肠炎、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等。
邹颖医师指出,有很多过敏患者认为自己吃了某种食物容易“过敏”,因此进行各种食物忌口,这样并不可取。反而会因为各种营养摄入不足导致免疫力下降。实际上,过敏的因素多种多样,除了食物,药物、化妆品、异物(金属、动物皮毛、油漆)等都有可能诱发过敏反应。
吸入性尘螨、霉菌、昆虫排泄物及尸体碎片、草花粉、树花粉、动物毛屑等。
食入性食物(鸡蛋、牛奶、虾蟹、花生、芒果等)、药物(抗生素、止痛药等)等。
接触性甲醛、洗涤剂、金属、化妆品、橡胶等。
注入性昆虫如胡蜂、蜜蜂、蚂蚁、马蜂等叮咬后毒素蛋白注入体内等。
食物过敏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领域,需要科学诊断和长久观察。对于经常过敏的小伙伴来说,判断过敏反应症状并准确就诊才是更重要的一步。
如果想追溯过敏原因,还可以进行过敏原检测。“宁宁”了解到,目前国内过敏原检测手段繁多,血清特异性IgE(ImmunoCAP)、斑贴试验、光敏试验和光斑贴试验,都能够帮助大家充分了解自己对哪些东西过敏,并进行有的放矢的防护。
生活中处处有过敏元凶,不要随便给食物扣“过敏”的帽子,也不要因为过敏了而盲目忌口。请转告你身边的人吧!
生活中如何预防过敏性疾病
明确过敏原,避免接触:对于经常过敏的小伙伴,明确自己的过敏原,并且避免接触是预防过敏性疾病的关键。
注意休息保暖:在季节交替、气温骤变时,应尽量做好防寒保暖,避免着凉、感冒。
保持室内通风清洁:使用空气过滤器,定期更换滤网;床品衣物勤换洗,减少动物皮毛制品的使用。
加强防护:在花粉高峰期,尽量减少外出,若无法避免户外活动,可以使用花粉阻隔剂涂抹鼻腔或佩戴口罩。若有紫外线过敏的小伙伴,应做好防晒措施,减少紫外线暴露,并减少光敏性食物的摄入。去昆虫较多的地区时,穿长袖长裤,并喷洒防虫液。
提前测试、积极上报:对于有化妆品过敏史的人群,在更换新的化妆品、染发前,可提前48小时在耳后或上臂内侧涂抹产品,并观察有无过敏反应。
猜你喜欢
原标题:《忌口了,还是过敏!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