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
游泳戏水最是消暑
但最近,
广东东莞却有一群小朋友
因为游泳“出事”了!
近日,东莞茶山镇的多位家长们反映
自家小孩在茶山南社游泳场学过游泳后
自7月28日开始
陆续出现发烧症状
高达40几度
其中一个孩子更是晕倒了
7月19日-8月6日期间
共有91名学员出现发烧症状
其中14人住院
截至8月12日
仍有4名小朋友在院治疗
经医生确诊,都感染了“腺病毒”
腺病毒感染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
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传播和接触传播
家长们质疑
游泳池是这次病毒传播的源头
什么是腺病毒?
资料显示,腺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间接接触或感染者排泄物分泌物及其他污染方式传播。
腺病毒可以污染水池,引起游泳者咽结膜炎热,又被称为泳池热。
目前,“泳池热”没有特效药,但是一般情况下“泳池热”并不致命,医院正规治疗,一周左右可以痊愈,但是由于儿童抵抗力低,一旦发现儿童游泳出现发热、咳嗽、咽喉不适等症状,需要家长引起重视,及时送医。
对于此次事故,该游泳场负责人表示:儿童高烧是感染水中病毒所致,水中病毒是由人带来的,承认在管理处理上存在漏洞,并愿意承担相关责任。目前,涉事泳池已暂停营业。
每年夏季
都有人因为游泳感染上各种疾病
这是因为
大部分公共游泳池的水质都不合格
所含有的一些细菌、真菌
甚至是病毒都非常多
另外,虽然大多数的游泳池
都要定期进行消毒
但是,所使用的漂白粉或者是其他消毒剂
就会在泳池当中积存
如果长期接触这些消毒剂
就会对人的皮肤造成一定的损害
夏季游泳,警惕四类高发“泳池病”
夏季常见的“泳池病”种类主要分为四类。
1.皮肤疾病。这是由于泳客皮肤受到泳池里的致病菌感染或者泳客自身对池水里的物质过敏,从而出现的皮肤瘙痒、皮疹、皮肤发红等症状。
2.眼部疾病。池水里的致病菌进入眼睛后,会诱发眼睛炎症,导致急性结膜炎,即日常所说的“红眼病”,主要症状表现为眼睛红、烧灼感、异物感、眼睛分泌物的增多。
3.耳部疾病。一方面是由于泳客在游泳过程没有注意保护耳朵,导致池水进入外耳道,引起外耳道发炎,主要症状表现为耳痛、耳痒、分泌物增多;另一方面是由于呛水导致鼻子进水,水经鼻腔流入咽鼓管到达中耳腔,引起中耳炎,主要症状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甚至伴有发烧,严重的话会出现鼓膜穿孔。
4.肠道疾病。游完两三天后会出现腹泻,主要是因为泳池水中潜伏了一些会引起腹泻的细菌,如大肠杆菌等,游泳时如果不小心喝了泳池的水,则可能会发生腹泻。
如何避免染上“泳池病”?
游泳前后的准备工作必不可少:
不带病游泳
◆◆◆
凡患心脏病、活动性肺结核、中耳炎的人不宜游泳,患传染性皮肤病的,治愈前不要去公共场所游泳。
下水前适度活动
◆◆◆
游泳前不宜吃得太饱,下水前要先在做些准备活动,以免突然剧烈活动导致肌肉受伤或发生其他意外。
入池前先淋浴
◆◆◆
游泳前自觉如厕、冲淋、通过浸脚消毒池后才进入泳池游泳,游泳时戴好泳帽。
做好眼耳防护
◆◆◆
最好佩戴泳镜,或用具有杀菌效果的眼药水滴眼。建议游泳前后清洁外耳道,或佩戴专用耳塞。
勿租用公共游泳衣裤
◆◆◆
游泳使用的毛巾、拖鞋等不要与他人混用,避免交叉感染。
及时补充水分
◆◆◆
游泳后,及时淋浴、漱口、刷牙,注意补充水分,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清除和排出。
内容综合来源辽沈晚报、掌上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