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回升,人们户外活动的增多,最近因为过敏性结膜炎到门诊就诊的患者数量直线上升。很多患者因为炎症发作感到眼睛奇痒无比,而用手使劲揉眼,这是非常不可取的,会使得症状更加严重。出现上述症状时,患者应及时就医并进行治疗。
过敏性结膜炎是眼结膜与空气中的过敏原(花粉、灰尘、尘螨、动物皮屑等)接触,导致IgE(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局部肥大细胞脱颗粒和变态反应性炎症,其中季节性和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占74%。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的主要致敏原是花粉,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的主要致敏原是尘螨。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的主要症状为眼痒、眼结膜发红、流泪及分泌物增加。
过敏性结膜炎首选局部治疗,而不是口服药物治疗。对于多数患者而言,主要是缓解眼痒、眼红等不适;对于长期发作或病情迁延的患者,则以控制炎性反应为主。
多种药物可供选择
局部用抗组胺药/血管收缩药的复方制剂代表药物有萘甲唑啉/非尼拉敏,副作用为超过2周用药可导致反弹性充血,适合短期(少于2周)或发作时使用。
局部用具有稳定肥大细胞特性的抗组胺药代表药物有奥洛他定、氮卓斯汀、酮替芬、依美斯汀,副作用为刺痛和烧灼感、头痛以及加重眼干。该类药多在数分钟内起效,至少应治疗2周,对于急性期患者推荐使用。
局部用肥大细胞稳定剂代表药物有色甘酸钠、吡嘧司特钾、洛度沙胺氨丁三醇,副作用为眼睑炎、眼刺激感、结膜充血等。治疗开始后5~14日可达到充分效果,对急性症状没有帮助,适用于不能耐受其他治疗且可预计症状开始时间的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患者。
局部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代表药物有普拉洛芬、双氯芬酸钠,副作用为眼部刺激感、瘙痒感、结膜水肿等。该类药疗效不如局部用抗组胺药,在大多数情况下疗效有限。
局部用糖皮质激素代表药物有氟米龙、氯替泼诺、泼尼松龙,副作用可危及视力,包括白内障形成、眼压升高、青光眼及继发性感染等。仅用于对使用具有稳定肥大细胞特性的抗组胺药未充分控制症状的患者进行短期“冲击治疗”(最多2周)使用。
口服抗组胺药代表药物有非索非那定、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等,副作用为可引起眼干燥,在某些患者中可减少泪液产生,特别是同时存在干眼的患者。该类药可能对同时伴有鼻炎和全身瘙痒的患者有帮助,药物起效比局部用药慢,但可预防性使用。
正确选药是关键
对于季节性和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具有稳定肥大细胞特性的局部用抗组胺药是首选用药,其他可选择的药物还有局部用肥大细胞稳定剂和口服抗组胺药。对于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应尽可能在预期症状发作前至少2~4周开始治疗,以优化效果。
对于合并鼻炎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可局部用抗组胺药联合鼻内用糖皮质激素或口服抗组胺药。
对于伴有干眼症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应避免口服抗组胺药,该类药可加重干眼症状。
对于患有过敏性结膜炎的孕妇,可使用色甘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1~2周才能充分发挥疗效,最好在可预测变应原暴露前两周开始治疗。如果效果不充分,还可选择抗组胺滴眼液进行治疗。孕妇应慎用糖皮质激素,避免使用血管收缩剂和减充血剂滴眼液。
来源:安徽药品监管
编辑:武巧云
审核:任莉周晓楠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