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新冠,0-6岁
儿童及家长注意事项清单
_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是一种新发疾病,根据目前对该疾病的认识,中国疾控中心制定《0-6岁儿童预防临时指南》,适用于疾病流行期间0-6岁儿童的预防指导。
日常预防
如果不必要,尽量不带孩子出门,尤其是公共场所或密闭空间,如商场、剧院、温泉、儿童娱乐城等;外出时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尽可能远离其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
疫情期间建议推迟或取消常规的儿童预防保健健康检查,医院。儿童疫苗预防接种的建议见《公众预防接种临时指南》。
不要带孩子走亲访友、聚会、聚餐。谢绝熟人触摸婴幼儿或近距离对儿童说话。避免与呼吸道感染者以及两周内去过疫情高发地区的人群接触。
居室保持清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每日定时通风,但极寒天气时应注意保暖。通风时,可以将孩子转移到另一房间以免受凉感冒。
家长或照护者应勤洗手,儿童也应勤洗手。
跟孩子玩耍前,要认真洗手。
家长外出回家后要更换衣物和鞋、洗手后才能抱孩子。
教育或帮助孩子饭前便后、游戏玩耍、咳嗽喷嚏、接触过唾液和分泌物之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动水洗手。
如要咳嗽或打喷嚏,应用纸巾遮住口鼻。并将污染的纸巾立刻扔进有盖的垃圾箱,用流动的清水认真洗手。如果来不及用纸巾,可以用弯曲的手肘掩护,然后认真清洗手臂。
减少接触感染的机会。
家人避免共用毛巾、水杯,使用公筷公勺。每顿饭后仔细清洗餐具。建议蒸锅开锅后,蒸十分钟。
不要用嘴尝试或咀嚼食物后喂食孩子(包括不要用嘴吹凉食物后给孩子喂食),不要跟孩子共用餐具。
不亲吻孩子,不对孩子呼气、喘气,不用嘴巴吹气的方式让食物变冷。
孩子的玩具、物品定期消*。
注意食物卫生,肉蛋充分煮熟,生熟菜板和刀具要分开。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
母乳是提高新生儿免疫力最好的“药物”。6月龄以内婴儿应坚持纯母乳喂养,6月龄以后在合理添加辅食的同时建议继续哺乳到24个月以上。但若儿童母亲为确诊或疑似病例,应暂停母乳喂养并与母亲隔离,直至母亲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所有症状消失。
保持儿童生活作息规律,睡眠充足,均衡营养,选择开阔的公园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或居家室内运动,增强抵抗力。儿童需穿着合适,不要过度捂热或受凉。
外出预防措施
若需就医,应给孩子佩戴口罩,但家长需随时注意儿童有无呼吸困难等不适情况。年龄极小的婴幼儿不能佩戴口罩,易引起窒息,若孩子必须出门,建议尽量与无防护的人保持距离。原则上,空旷场所不需要佩戴口罩。进入人员密集或密闭场所需要佩戴口罩。
外出时建议随身携带纸巾盒含有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用来捂住口鼻或擦鼻涕的纸巾应包好弃置于有盖的垃圾箱内。外出中不方便洗手时,咳嗽、打喷嚏、给孩子擦鼻涕后家长使用婴幼儿专用湿巾。
外出时可以带上手套,任何日用手套都可以,但不要戴潮湿的手套;尽量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教育孩子外出时不要到处乱摸,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
外出回家后,应先脱衣服换鞋,然后认真洗手、清洗面部,如果孩子配合,可以清洗鼻腔和漱口。外出时穿戴的衣物、手套和携带的物品,如怀疑有沾染病*的可能(如发热门诊就诊),应及时清洁消*。
照护者出现可疑症状建议
若儿童的家长或其他照护者出现发热、干咳、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新型冠状病*感染的可疑症状,在家中也应佩戴口罩,并适当居家隔离。建议与儿童脱离接触直至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所有症状消失。期间儿童应暂时交由其他可靠照护者照顾。
若与儿童有密切接触的家长或照护者被诊断为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儿童需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无法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者,可集中隔离观察。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与病例发生无有效防护的接触后14天。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根据病例排查结果,一旦排除诊断,可解除医学观察。
当孩子生病时的建议
若儿童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但确定无外出、没有接触过感染病人,可先监测儿童体温,居家治疗普通的呼吸道感染。如果体温持续不降,或咳嗽加重、出现呼吸困难、精神状态不佳等,建议就近医院,遵医嘱进行检查和治疗。前往就医时的个人防护注意事项请参照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公众就医临时指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