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冷空气来袭,天气日渐寒冷,室内外温差变大,使很多疾病有了可乘之机。冬季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儿童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善,所以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容易出现传染病聚集性疫情。孩子如出现这些症状,要引起警惕:
发热:一般会烧3-5天,体温可高达39℃-40℃,可能出现怕冷、寒战、手脚冰凉、头痛等症状。
眼部表现:很多人还会流泪、有眼屎或眼睛稍充血等。出现这些情况时别以为只是结膜炎,更不要简单地把这些异常归结为“上火”。
鼻炎症状:搓鼻子、打喷嚏、流鼻涕,如果不多则易成为“鼻屎”;小孩子可能会表现为哭闹、张口呼吸、打呼噜等。
喉咙不舒服:喉咙干、痒、痛;小孩子可能表现为爱哭闹或者怕吃东西,尤其是固体类食物。
咳嗽:多为阵发性,每次咳嗽声数可能不是很多,但会比较频繁,而且多是干咳。
呕吐:恶心、呕吐、反胃、腹泻等。
其他不适: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
这些症状都可能会出现,但不一定都会出现。年龄越小的孩子症状往往越是不典型,还有可能出现高热、惊厥等。
家长应该怎么做
1.如果孩子出现发热、腹泻、呕吐等症状,在明确没有传染性前不要带孩子去学校,以免传染其他人。
2.养成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戴口罩、勤洗手、不喝生水等。
3.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佩戴好口罩。
4.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发生的有效手段,可以通过接种相应疫苗预防麻疹、水痘、流感、腮腺炎等传染病。
各类传染病预防攻略
1、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流感病*分为甲型、乙型和丙型三种。其中,又以甲型流感病*最为“难缠”,它会随着时间改变其抗原性,每隔一段时间即可出现新的变异抗原病*,降低机体免疫系统对病*的识别能力。
不同于普通感冒,流感起病急,伴有发热、咳嗽或咽痛等急性呼吸道症状,并在几天内持续性加重,体温可达39~40℃甚至更高。流感多为自限性疾病,但仍需警惕,部分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可发展至重症流感。接触患者1~7天发病。
预防建议
1、流感患者应及时就诊治疗,隔离至体温正常后48小时才能复课。
2、尽量减少去人群密集处,室内应经常开窗通风,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剪指甲等,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经常彻底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3、适当参加运动锻炼,合理膳食和休息,增强体质。
4、多吃鱼虾蛋奶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冬季更要增加富含VC以及其他矿物质的蔬菜水果。
5、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流感”疫苗,每年流行季节前(9-12月)接种一次,免疫力可持续一年。
2、诺如病*性肠胃炎
诺如病*属杯状病*,又名诺沃克病*病,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寒冷季节呈现高发,主要由人传人、经食物传播和经水传播途径传播。
可引起急性肠胃炎,平均潜伏期为12-48小时,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反胃、腹泻等,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以腹泻为多,也可见头痛、寒颤和肌肉酸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
预防建议
1、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
2、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喝开水、吃熟食,不食不洁、无证食品;
3、在秋冬季腹泻高发期尽量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保持室内良好的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减少病*感染的机会;
4、多吃新鲜蔬果,多元化饮食;增强锻炼,改善体质;
3、腺病*感染
由腺病*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易侵犯呼吸道及消化道黏膜、眼结膜、泌尿道和淋巴结。主要表现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呼吸道感染由腺病*引起者占2%~4%),其次为眼部和胃肠道感染。
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儿童。约半数患者为隐性感染。接触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可传染,接触患者3-7天发病。病*由呼吸道和眼结膜分泌物、粪便及尿排出体外,经空气飞沫、密切接触及粪―口途径传播。
预防建议
1、注意手卫生(饭前,便后用流动水洗手)、消*、物品专用。
2、对于易感人群注意保护性隔离,做好个人防护,健康管理,避免过度劳累。
4、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痄腮,是由腮腺炎病*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年龄为5-15岁,四季均有流行。
主要表现为腮腺肿痛,肿痛具有特征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状如梨形或马蹄形,边缘不清,有触痛,张口、咀嚼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部分患儿可伴有发热、咽痛、全身不适等表现,部分患儿常伴有并发症。
患者是传染源,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传播,接触患者2-3周发病。
预防建议
1、房间开窗通风很重要。
2、早期隔离患者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且病程至少达9天后才能上学。接触过腮腺炎患者需要密切观察3周。
3、给予规范的腮腺炎减*活疫苗或麻腮风三联疫苗接种,免疫成功率可达70-90%。
5、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儿童。
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传染力极强。水痘患者是传染源,自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可通过接触患者和空气飞沫传播。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接触患者12-21天发病。
预防建议
1、房间定时开窗通风,尽可能的让阳光照射,对接触水痘疱疹液的衣服、被褥、毛巾、敷料、玩具、餐具等,根据情况分别采取洗、晒、烫、煮、烧消*,且不与健康人共用。
2、隔离患者要皮疹全部结痂才能复课。对已接触的易感儿,需要观察3周。
3、接种水痘减*活疫苗,即可有效预防水痘,也能降低日后患带状疱疹的风险。
6、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引起的常见传染病,该病主要通过食物、飞沫和接触传播。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重症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炎、脑膜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并发症。若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以上症状,要及时带孩子就医。
预防建议
1、学校一旦发现发热伴有皮疹的孩子,应立即送诊并对其接触过的物品及时消*。
2、确诊手足口病患者要居家隔离至病程2周后。
3、对6月至5岁以下儿童接种手足口病疫苗是预防EV71型重症手足口病的最有效方法。
7、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是由肠道病*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呈散发或流行。
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发生本病,系不同型病*引起。
预防建议
1、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2、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3、疾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4、在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口腔的卫生,还要消除一些炎症性的病灶,如果有口鼻上的疾病要及时治疗。
-END-
秋编辑:赵亮责任编辑:李文芳主审:胡雪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