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春刚到,诺如病*、手足口、流感、禽流感便结伴而来,妈妈群里时不时有人诉苦:心累,宝宝中招了!!!
孩子上学的家长,也收到了学校这样的提醒:
春季各种流行病、传染病来势汹汹,以下四种春季常见病,医院儿科门诊里面就诊率最高的。妈妈们务必提高警惕,掌握和学习一些高发疾病的防治措施,帮助宝宝安全渡过这个特殊时期。同时,也能让自己心中有数,不会过分紧张和焦虑。
诺如病*
来去匆匆“纸老虎”
关键词:
传染性极强、自愈性
感染后典型症状:呕吐!呕吐!呕吐!感染诺如病*后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呕吐!可能伴随肚子痛、腹泻,少数人会出现发热低烧症状,全身酸痛、畏寒、打寒颤。
在这种特殊时期,如果宝宝呕吐并出现以上其他症状,妈妈们可以对号入座考虑是否感染了诺如病*。
传播途径:
粪-口传播:诺如病*会随大便排出,具有传染性,如果这些病*沾染在物体、食物、水或者饮料上,被手摸到,而触摸者没有及时洗手,就可能“病从口入”。
诺如病*的传染性极强,只需要10-个病*粒子就可以致病,这是什么概念?要知道,感染者每次呕吐吐出来的病*数以亿计,数以亿计的的病*粒子中,只要你招惹到其中10-个,就足以患病,鹤顶红既视感,有木有。
由于人员集中,幼儿园或者学校里的学生以及感染者的照顾者都是被传染的高危人群。
预防方法:
1、勤洗手,不喝生水,
2、尽量避免与感染者接触;
3、注意生活卫生,食物一定清洗干净,注意用品消*。
从传播途径可以看出,诺如病*再厉害,只要不被送入口中,它就拿你没办法,所以尽量避免接触感染者或者他们使用过的物品,日常生活注意勤洗手,切断传播途径。
感染后处理:
坏消息,目前没有特效药物可以治疗。好消息,它是一种自愈性的疾病,和感冒一样,进行对症治疗即可,发烧就退烧,呕吐和腹泻就少量多次的喂哺,喝口服补盐液,避免脱水。
当症状严重时,比如剧烈的呕吐和腹泻至脱水,这个时候就医院。
特别提醒1、抗生素对诺如病*无效;
2、目前还没有针对它的疫苗;
3、症状消失后的3天以内,身上携带的病*仍然具有强传播力。所以,痊愈后的3天,最好不要去人群聚集的地方,以免造成病*的再次传播。
诺如病*虽然看起来可怕,只要做好预防工作,并不用闻诺色变,它只不过是一种常见病*,虽然传播快,但是威力有限,纸老虎一枚。
▼科普视频:
《美国CDC:消灭诺如,你能行》
(知贝儿科童办视频翻译制作)
H7N9禽流感
闻风丧胆冷血杀手
关键词:
传播快、早期无症状、死亡率高
感染后典型症状:
潜伏期7天以内,早期无症状,感染后常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或呕吐等症状。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发病3-7天出现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
H7N9禽流感最可怕的地方在于,感染早期没有明显表现,等出现症状被发觉时,往往已经到了中后期,而中后期的治疗难度很大,因此死亡率特别高!!年1月国际卫计委公布的数据表明,目前病死率达到了40%左右!可谓名副其实的冷面杀手!
传播途径:
经过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也可被感染。一般不会发生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目前,我国确诊的H7N9病例,以暴露于有活禽售卖的农贸市场的比例居多。所以从事禽类养殖、宰杀、售卖等工作者是高危人群
预防方法:
禽流感的治疗效果差,所以最最重要的是做好预防工作。以下是国家卫计委给出的H7N9禽流感预防建议:
1、尽量避免接触活禽,更不要接触病死禽。(特别注意:这里说的禽类,除了一般的鸡鸭,还包括公园里的鸽子,家里养的鹦鹉、画眉等宠物鸟类。)
2、选择购买冷鲜、冰鲜禽类产品。
3、生熟分开,烧熟煮透。
4、接触活禽要做好个人防护。
5、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发现相关症状及时就医。
感染后处理:
在高发季节,高发地区,如果出现持续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佩戴口罩,尽快到当时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诊治,并告诉医生发病前可能的禽类接触情况,例如,是否去过活禽市场,近期去过哪里旅行等。医务人员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会尽早使用抗病*药物,以降低患者进展为重症的可能性。
特别提醒1、目前没有预防H7N9病*感染的疫苗。
2、通过正规渠道处理过的禽类或禽蛋,可以继续食用,也就是说,鸡肉和鸡蛋都还可以吃,吃煮熟的食物也不会感染H7N9病*。
科学分析证明,集中屠宰的冷鲜禽、冰鲜禽,不但与现宰现杀的活禽具有同等的营养价值,还可以极大降低感染H7N9等疾病的风险。
手足口
超级怂最爱攻击小朋友
关键词:
长疹子老牌传染病
感染后典型症状:
潜伏期2-7天,手掌心、脚掌心出现疹子,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人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传染病,我国年发现手足口病,每年都有人患病,它不但年纪大,还超级怂最爱攻击3岁及3岁以下的宝宝。
传播途径:
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
预防方法:
手足口现在有预防疫苗,不过,目前许多地方该疫苗紧缺,妈妈可以到当地社区咨询。家庭护理做到以下几点,也能有效预防:
1、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
2、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
3、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4、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感染后处理:
手足口病没有特效药,只能缓解相应的症状!一般症状轻不用住院治疗,居家治疗、注意休息即可,以减少交叉感染。绝大多数情况下7—10天可以自行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家庭护理做到以下几点:
1、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用50度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或者煮沸3分钟;
2、污染的玩具、桌椅和衣物等使用含氯的消*剂(84消*液或漂白粉)按使用说明每天清洗;
3、孩子的痰、唾液和粪便、擦拭用纸等都最好倒入适量消*剂,搅拌消*后再丢入厕所。
4、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换尿布后或处理孩子粪便后都要洗手。
特别提醒如果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得病,还应及早告诉老师,并不要着急让孩子去幼儿园,要在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再去,防止传染其他孩子。
流感
我不是普通感冒
春季也是流感高发季,流感和普通感冒相比,有传染性强、病情凶猛、恢复时间长的特点,妈妈们自然避之不及,以下是流感和普通感冒的症状对比表。
传播途径:
流感的主要传播途径就是飞沫传播、咳嗽传播、打喷嚏传播等,另外还包括分泌物的传播,流感病*会经过口腔、鼻腔等组织进入身体,有一定的潜伏期,所以要积极预防!流感的传播属于一种呼吸道传染疾病,警惕空气传播,在自己或他人打喷嚏的时候应该注意捂住口鼻,尽量不在流感高发期去公众场合,出门要戴好口罩。
预防方法:
1、及时接种相关疫苗,目前常见的传染疾病一般都有疫苗,及时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的最好方法;
2、掌握灵活的穿衣方式。在早晚温度变化明显的季节,家长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为宝宝增减衣物,避免着凉或受热
3、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4、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感染患者必要时要佩戴口罩。
5、最重要也是最简单的预防方法,勤洗手!勤洗手!勤洗手!接触食物,饭前便后,给孩子换尿布后,都要认真洗手。
感染后处理:
流感是较为常见的疾病,目前的治疗方法已经比较成熟,一般需要抗病*治疗,高发时期,只要出现呕吐、发热、咳嗽、长疹子等症状,请及早对号入座,医院确诊,流感是急性的传染性疾病,很容易引起肺炎等并发症,一定要让宝宝得到及时的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