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
病*性结膜(viralconjunctivitis)由腺病*或肠道病*感染所引起,是传染性很强的眼病。
流行性角膜结膜炎
一、定义
流行性角膜结膜炎(epidernickeratoconjunctivitis)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眼病,由腺病*感染引起的,曾引起世界性流行,多发于夏季。现在各地仍有散发病例。本病特点为结膜大量滤泡,有时可伴伪膜形成。角膜发生上皮细胞下浅在圆形点状浸润。
二、病因
病原体为腺病*感染所致,以腺病*8型为主,接触传染。凡洗脸用具及眼接触的物品,皆可为传染媒介。
三、诊断
(一)临床表现
潜伏期5—12日,平均约8日。常为双侧,可先后发病。患眼刺激症状显著,有异物感、刺痒、烧灼感及水样分泌物。病变累及角膜时,有明显畏光、流泪和视力模糊。检查时结膜充血、水肿,睑结膜和穹窿结膜有大量滤泡,尤以下睑明显。睑结膜面有假膜,角膜有圆点状浸润,直径约0.4-0.7mm,呈散在分布.伴有角膜知觉减退.不发展为溃疡,角膜混浊于数月内逐渐吸收、也有的持续数年之久。病情严重着,可残留不同程度的角膜圆形薄翳,一般对视力影响不大。可有耳前淋巴结肿大。
(二)实验室检查
1.细菌学检查取分泌物涂片或结膜刮片无菌生长。
2.细胞学检查取分泌物涂片或结膜刮片可见单核细胞增多。
3.必要时可进行病*分离。
(三)鉴别诊断
急性卡他性结膜炎。
四、治疗
原则抗病*治疗,防止交叉感染。
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一、定义
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epidemichemorrhagicconjunctivitis,EHC)亦称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急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均引起过暴发流行,多发于夏秋季节。其特点为起病急剧、刺激症状重。可伴有结膜下出血,角膜上皮损害及耳前淋巴结肿大。常迅速蔓延流行。
二、病因
病原体为RNA病*组中的肠道病*70型,本病为接触传染,主要通过患者用过的物品或与患者接触过的手而传染。主要传染途径为患眼-水-健眼,或患眼-手或物-健眼。多见于成年人,小儿较少。
三、诊断
(一)临床表现
本病起病急剧,潜伏期最短为2-3小时,一般为12-24小时。患眼有异物感、畏光、流泪,分泌物呈水样,结膜充血、水肿,有滤泡形成,结膜下点、片状出血,角膜上皮点状剥脱,发热、乏力、咽痛,耳前淋巴结肿大、触痛。常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
(二)实验室检查
①分泌物涂片或结膜刮片无菌生长。
②单核细胞增多,病*分离可发现肠道病*70型。
③荧光素标记抗体染色,在受病*感染的细胞内可找到特异性颗粒荧光染色。
四、治疗
常用的局部抗病*滴眼剂为5%吗啉双胍、0.1%疱疹净及0.2%阿糖胞苷、0.5%病*唑眼药水,每1-2小时1次,配合滴用抗生素眼药水可防止继发感染。合并前色素膜炎者可予散瞳剂并适当使用皮质类固醇药物。此外,肌肉注射恢复期全血或血清,能缩短病程并可预防角膜炎的发生。
咽结膜热
一、定义
咽结膜热(Pharyngo—conjunctivalfever)又称腺、咽、结膜炎,是由腺病*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结膜炎。主要侵犯儿童。其主要特点是全身发热,并伴有咽炎、急性滤泡性结膜炎和淋巴结肿大。多发于5~9岁的儿童。
二、病因
本病大多由Ⅲ型腺病*感染引起,偶有腺病*Ⅳ型和Ⅶ型感染。经呼吸道或接触传染,单眼或双眼同时发病。感染后有一定免疫力。
三、诊断
(一)临床表现
潜伏期约5—6日。开始有高热(体温39—40~C),咽部充血,咽后壁滤泡增生。局部淋巴结肿大,同时伴全身症状如:肌痛、腹泻及头痛等。眼部烧灼感、流泪、异物感及浆液性分泌物。结膜充血、水肿,以下睑结膜和穹隆结膜为主,大量滤泡形成,发生角膜合并症较少,偶见合并点状角膜炎或角膜上皮下浸润。
(二)实验室检查
1.分泌物涂片或结膜刮片无菌生长,单核细胞增多。
2.进行病*分离可找到Ⅲ型腺病*。
(三)鉴别诊断
1.流行性角膜结膜炎流行快、范围广,常发生角膜病变,为Ⅲ型腺病*感染。
2.包涵体性结膜炎由沙眼衣原体中眼—生殖泌尿型即D—K型衣原体感染,在结膜刮片中可找到包涵体而无其他致病菌。无全身症状。
3.急性滤泡性结膜炎多见于成人,无全身症状,刮片中可找到细菌。
四、治疗
同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一般不侵犯角膜,偶见角膜浅层点状浸润并可发展到角膜上皮下浸润,但治愈后不留痕迹,故预后良好。
★豪华学术大餐现已上线!错过直播可直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