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是世界精神卫生日
今天特别邀请到了
著名儿童文学家、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汤素兰教授
和援鄂抗疫英雄、医院临床心理科程明主任
莅临我们的活动现场
快来和小星一起去看看吧
世界精神卫生日PART.01(直播视频点击收看)
PART.02直播内容和精彩片段
在这里哦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用儿童文学唤醒和疗愈潜意识里的自己(通讯员张羡宇张潇文李玮)10月10日上午,由我校学生工作部(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办、“星空”大学生融媒体平台技术支持的湖南师范大学“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拥抱你的内在小孩——用儿童文学唤醒和疗愈潜意识里的自己”以网络直播形式呈现。
活动伊始文学院辅导员周灿向大家介绍受邀参与网络直播的两位嘉宾,著名儿童文学家、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汤素兰教授,援鄂抗疫英雄、医院临床心理科程明主任。
汤素兰教授以“唤醒自我,向阳生长”为题,从儿童文学作品的价值属性、儿童文学作品的疗愈功能、重读儿童文学作品的生命意义等角度向大家推介系列儿童文学作品。她将儿童文学理解为“爱的礼物”,围绕童年童心对其展开讲解,称“童心”为“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而儿童文学在本质上就是帮助我们重新发现童年的价值,肯定童心的力量,让我们保持乐观向上、相信明天、相信美好。程明主任介绍“内在小孩”的概念、内涵和理论发展,并结合临床实践多角度阐述了“内在小孩疗愈”的重要性。
参与活动的两位学生代表分别向嘉宾提出自己的疑问。程明就学生提出的如何找到自己真正的内在小孩这一问题从自己从业的经验回答,童年时候的体验是不会忘记的,并给出一些建议。汤素兰借《安妮日记》回答不管是不幸还是美好的童年,都有生命存在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它传递给我们一种真善美的力量。
活动中两位嘉宾和现场学生代表以及线上观众展开交流互动,线上参与直播人数达到4.4万人,一位线上观众留言:“收益匪浅,发人深省,触动心灵。”活动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激发起重新自我审视的愿望。
我校历来重视校园心理文化活动对心理疾病的预防作用,校学生工作部(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重点打造了“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文化节”、“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和“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等系列品牌活动。年3月,学生工作部、武装部*支部与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支部开展“心手相牵共建和谐校园”支部共建活动,由心理学系健康心理学方向的9位教授、博士组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专家组定期对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进行专业指导,引进国内外专家资源,培训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开展专题研究,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参与心理危机评估与干预等,为学生提供更科学、专业的心理教育和服务,不断提升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我校在“心理育人”的工作上取得了建设性的成就,基于支部共建的心理育人模式有效地整合了我校的资源,形成合力,引导学生保持理性平和的心态,勇敢面对学业和生活中出现的种种困难和挑战,有效实现了“精准健心”和“精准扶心”的育人目标。PART.03精彩问答,不容错过
学生代表在选择儿童文学作品时,是应该选择描绘美好有趣童年生活的作品,还是应该选择主人公在不幸中成长的作品呢?
汤素兰教授选择儿童文学作品首先要选择一个好的经典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能让人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也更加认识你自己,判断一个儿童文学作品的好坏不在于它写的是苦难还是轻松的童年生活,相信大家一定对《安妮日记》这本书有印象,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一个犹太小女孩在二战期间写的日记,这个小女孩在十五岁时就失去了生命,但我们所有读过这个悲伤故事的人,都会在感受到法西斯在二战期间卑劣的屠杀后懂得正义的力量,而不会觉得消沉。再比如英国的作家罗尔德.达尔写过一本书叫做《女巫》,女巫把小孩子变成小老鼠之后再也没有变回来,这看似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但这只小老鼠有一个爱它的外婆一直在保护它,老鼠的生命要比我们人类短暂很多,但作者认为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度而在于生命存在的意义,所以我认为,选择一个作品的标准不在于它讲述的是轻松活泼的故事还是不幸与苦难,更重要的是它传递给我们的一定要是一种真善美的力量。
学生代表如何才能像您一样,总是发现生活中的美,一直保持一颗童心呢?
汤素兰教授其实有几个方面吧,第一就是热爱知识,你会发现生而有涯而知无涯,你会发现每一天把所有的时间用于阅读还是不够的,你会发现你会有许多生活中的烦恼,在书中你会找到许多和你有一样烦恼的人是如何面对的,在书籍当中你会找到你的知音。其次我也很热爱孩子,热爱美食,热爱大自然,我觉得这个世界是非常精彩的,要多一点爱多一点发现,这个世界就会给你带来无限乐趣。第三我们也可以去找一件事去做,这件事可以是与你的兴趣爱好和才能契合的,而且不仅对你个人有帮助,最好能够对世界上的其他的人也有所帮助,你会发现做这件事的乐趣更多的在于你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了别人,哪怕是种一棵树,哪怕是使你周围的人增添了一份快乐,都是特别有成就感的,我特别喜欢我年轻的时候读过的一首诗叫什么是成功,就是种一小片绿地,爱一棵树,让你旁边的某一个人认为这个世界有了你之后比没有你要好一点,我认为这就是成功。
每个人的童年都或多或少有缺陷
时间能让我们淡忘曾经痛苦
却无法改变这些经历在我们人格中投下的阴影
唯有选择正视并疗愈过去
我们才能踏上重建内心的旅程
让我们以精神卫生日活动为起点
携手去弥补童年缺失的品质
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完整的人
END出品:“星空”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图片:张羡宇
视频:“星空”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文字:通讯员张羡宇张潇文李玮
编辑:汤玲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你护我健康,我谢你温暖。近日,医院收到一封近千字的感谢信。字里行间表达了患者和家属对神经内一科医护团队仁心仁术的感激之情。
1头痛半年,医院治疗未果
这位姓叶的患者,今年48岁,在去年12月13日因为剧烈头痛发作来到我院治疗。但在入院前,叶某的头痛持续了4个月,医院治疗未果。
据叶某描述,主要是太阳穴附近跳着痛,头痛一阵一阵加重。之后还有会出现头晕、头重等情况。医院治疗,头颅MRI都没查出问题,头痛却在持续加重,后曾被诊断为紧张型头痛。经过治疗后,相关症状也没有得到缓解。那几个月,叶某总是隔三差五地突发一阵剧烈头痛,而且痛得越来越厉害。
看着叶某被头痛折磨得寝食难安,家人也都担心不已,医院都没能得到有效治疗后,更是一筹莫展。再一次剧烈头痛发作时,叶某决定抱着试试的心态来到朋友推荐的医院。
2查明“真凶”是隐球菌脑膜炎
入院后,我院神经内一科主任王展航深入研究患者的磁共振影像片子,发现其脑膜出现多发强化灶,部分临近皮层水肿。同时,医生在患者的脑脊液中发现白细胞增多,其隐球菌荚膜抗原呈阳性。至此,这场困扰患者数月的疾病终于找到原因——“隐球菌性脑膜炎”。
“隐球菌性脑膜炎主要是由隐球菌属中的新生隐球菌侵犯中枢神经系统而引起的一种深部真菌病。新型隐球菌分布广泛,是土壤、鸽类、牛乳、水果等的腐生菌,其中鸽粪中大量存在。
”王展航指出,隐球菌性脑膜炎一般早期患者治愈率较高。首发症状为头痛,其性质为进行性加剧的胀痛,部位多位于双颞侧,多伴恶心、喷射性呕吐。早期诊断仍是目前临床难题,所以误诊率较高,常被误诊为其他类型脑膜炎而造成诊断延误,甚至引发其他疾病。
尽管疾病得到了确诊,但家人仍焦虑难安。为打消家属担忧,王展航和神经内一科叶锦龙主治医师耐心安慰患者及家属,让他们相信这个病是可以治好的,使他们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在治疗过程中,叶锦龙恰如其分掌握用药剂量,使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强烈反应,病情也慢慢好转。经过2个多月治疗,出院前患者的各项化验指标基本正常。
那么,如何预防隐球菌性脑膜炎?王展航建议,加强身体健康是首要。而对于有糖尿病、免疫缺陷病和接受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等患者,最好远离鸽子。
3真情服务换真情
折腾了半年多,叶某终于痊愈,回归正常生活。叶某家人不尽感激,出院时特意送上感谢信。信中,患者家属多次表达了对神经内一科医护团队的感激之情。
医院几乎每天都会收到锦旗或感谢信。不胜枚举的感谢信和锦旗记录的只是浓浓医患情中的一小部分,但都真实地映衬着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信任和感激,对医护人员精湛的专业技能、热情的服务态度的高度褒奖。
一封封感谢信,一面面锦旗,在医护人员看来,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期望、一份鞭策。医院将以此为动力,继续努力为每位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为大众带来健康与希望。
专家简介
王展航
医院院长助理、神经内一科科主任、医学硕士、主任医师
现任中国康复医学会阿尔茨海默病与认知障碍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免疫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学会脑血管病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康复学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神经内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脑炎培训学院主任、心源性脑卒中委员会副主委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委员、及年度岭南名医。
专业:脑血管病、神经系统感染及免疫疾病、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诊治。
擅长:脑血管病的诊疗,如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支架取栓的评估、大面积脑梗死的救治、颅内血管狭窄的介入治疗评估;脑炎的诊疗,包括自身免疫性脑炎及重症病*性脑炎、结核性脑炎、隐球菌脑炎的救治;神经免疫疾病,含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诊治;神经退化性疾病,如痴呆、帕金森病、多系统萎缩的诊治;儿童神经系统疾病,主要有线粒体脑肌病、肌营养不良、共济失调、肝豆状核变性、脑白质营养不良,肌张力障碍的诊疗。以及罕见病肌萎缩侧索硬化、重症肌无力、肌炎等。同时熟悉肉**素治疗面肌痉挛、肌张力障碍等。
主持省级课题1项,获得省级科研成果1项,参与国家级、省市级课题多项,国内外已发表论文90余篇,《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的审稿专家,参与主编《神经内科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实用临床中药学》第2版,编写《神经遗传病学》第二版。
叶锦龙
医院神经内一科主治医师
毕业于广州医科大学,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多年,基础理论扎实、临床经验丰富,熟练掌握神经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神经科急危重症的抢救与治疗累积了一定的经验。
擅长:对脑血管病、眩晕、头痛、颅内感染、帕金森病、神经免疫性疾病、神经罕见病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医学刊物上发表文章多篇,并参与多项临床研究。
医院简介
医院
医院、事业单位
医院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三医院
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
广东省直医保、省直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
广东省内异地就医直报定点医疗机构
全国跨省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定点医疗机构
办院思路:技术建院、质量建院、创新建院
核心价值观:更专业、更有效、更经济
医院愿景:为大众带来健康与希望!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