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脑膜炎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通常急性起病,好发于婴幼儿、儿童和60岁以上老年人。小儿脑炎是一种常见的小儿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脑实质损伤,对小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目前,该病仍然是世界上高致残率、病死率的疾病之一。
20余天前,家住潼关县2岁5个月的患儿豆豆(化名)因发热、嗜睡伴阵发性烦躁急诊转入渭南市妇幼保健院儿科,经检查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经过半个月规范化治疗后治愈出院。
豆豆入院时已经发热2天,医院开通绿色通道,进行初步疫情排查后急诊收住院,值班大夫魏妮经过详细询问患儿病史和查体后,伴随有呕吐、脑功能障碍,神经系统查体有阳性体征,考虑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情危重。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抗感染,降颅压等对症处理后,魏大夫立即将这个特殊病例汇报给当天儿科总住院医师董娜。
5分钟后,董娜医师来到病房详细的询问病史和查体后,高度怀疑患儿存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并指导主管大夫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于当日下午行腰椎穿刺术。术中可见脑脊液呈白色浑浊如米汤状,为化脓性脑膜炎典型脑脊液改变,请示儿科主任刘平定并结合患儿发病年龄、发病季节,初步诊断为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不排除肺炎链球菌。
患儿病情危重且感染累及中枢,主管医师立即按照化脓性脑膜炎最新诊疗指南,在罗氏芬抗感染治疗基础上加用万古霉素进行抗感染治疗。1小时后脑脊液检查回报,再次明确了“急性化脓性脑膜炎、脓*血症”的诊断。
由于诊断及时准确,经过1周的有效治疗后患儿颈部强直较前改善,精神状态好转,医护人员和家长终于松了口气。主管医生在每天查房中仍注意观察患儿的体温、反应、精神状况,详细查体以早期发现有无并发症发生的预警症状。5天后双份血培养、脑脊液培养结果回报均为流感嗜血杆菌,由于患儿对罗氏芬敏感,立即停用万古霉素。
即将出院前复查脑脊液时,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患儿精神状态好转后完全不配合操作,儿科医护人员集思广益想到一个稳妥的固定方法——把床单折成30cm左右条状,从患儿颈部、腘窝部环绕后固定体位,顺利完成腰椎穿刺操作。
经过半个月的规范化治疗及精心护理,豆豆终于恢复往日的状态,复查脑脊液达到出院标准,没有并发症发现,临床治愈出院,告知家长出院后定期随诊。
该患儿的成功救治,充分体现出渭南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在临床诊断上做到病原学诊断,然后有的放矢、精准治疗,在抗生素的选择、应用方面合理规范。
渭南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作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设置目前渭南唯一的儿科24小时门诊,由高年资主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轮流坐诊。合理的专业团队(儿一病区的消化团队,儿二病区的呼吸与危重症团队,儿三病区的神经团队),规范的治疗流程,严格落实三级医师查房制,设立儿科总住院医师,学科建设不断完善。医院标准,又满足儿科特色发展需要,大大缩短绿色通道时间,提高危重疑难病例的救治成功率。目前,儿科这支“青年文明号团队”正在释放出来更大的正能量,引领全市儿科在儿童疾病的规范化诊疗上稳步前行。
儿科主任刘平定提醒广大家长: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化脓性脑膜炎的病死率虽然大大降低了,但预后的后遗症影响很大。一般来说只要治疗及时,智力方面即便是有影响也很小,但治疗不及时再加上孩子年龄小,或者是新生儿及免疫力低等特殊的孩子,神经系统的后遗症除了智力方面,还可能会有听力、视力、语言、行为等异常。因此,及时准确的诊断和规范化治疗是预后良好的关键。
婴幼儿和新生儿症状表现更不典型,可能表现出吐奶、尖叫这种看似不起眼的小症状,家长如发现孩子发热不退、不能安抚医院诊治。
▼往期精彩回顾▼渭南市妇幼保健院确诊首例中枢性性早熟春暖花开长高季渭南市妇幼保健院举办儿童生长发育专题培训班育儿科普
初生宝宝该如何护理?新晋宝爸宝妈们,你们知道吗?
关于我们
供稿
儿二科魏妮
审核
杨胜利
责任编辑
田婷
编辑
姜艳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