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天的脚步向我们走来,各种传染病也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春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而儿童为传染病的高发人群。幼儿免疫系统发育还不成熟,为生理性免疫功能低下时期,对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都比较差。因此我们应做好幼儿春季传染病预防工作。
幼儿春季常见传染病
1.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引起的儿童传染病,潜伏期一般为2-7天,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重症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肺水肿和心肌炎等并发症。传播途径为接触传染源和飞沫。
2.流行性腮腺炎
病人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
3.水痘
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引起的。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园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躯干,继头面、四肢,而手足较少,且瘙痒感重。接受正规治疗后,如果没有并发感染,一般7-10天可治愈。传染源主要是病人。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了被水痘病*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的接触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多见。由于本病传染性强,患者必须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
4.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是由肠道病*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咽峡部疱疹,具有较强传染性。该病具有较强传染性,潜伏期为3~5天,多见于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青少年及成人也可发病,但学龄前儿童感染后临床症状比较明显。
5.诺如病*
诺如病*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胃肠炎病*,感染后会引起胃肠道炎症,严重时可因腹泻脱水致死。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病程较短,一般为2~3天,不需用抗菌素,以对症或支持治疗为主,预后良好。
主要症状: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原发感染患者的呕吐症状明显多于续发感染者,有些感染者仅表现出呕吐症状。此外,也可见头痛、寒颤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
主要特征:潜伏期一般2~10天,经消化道、呼吸道和接触传播,托幼机构幼儿为易感人群。
6.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这是特点);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3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我们要怎么做?1.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畅,定期用各种空气消*剂喷酒房间。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对病原菌的抵抗力。因此建议家长从春天起用冷水为孩子洗脸,增强孩子的抗寒能力。
3.注意孩子的衣着,孩子穿衣要适当,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着要以脊背无汗为适度。衣服就穿得太多了,孩子不能动,一活动就汗水淋淋,风一吹就易感冒。所以及时增减衣服十分必要,一味地“捂”并不可取。平时不要给孩子穿太多衣服,让孩子稍微感觉有点冷是比较合适的做法。
4.注意给孩子平衡膳食,这样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在饮食上可以多给孩子补充些维生素,多给孩子喝水也可以达到预防的目的。
5.严格按照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程序按时注射疫苗,提高对传染病的免疫力,以预防传染病。
6.教育孩子讲究饮食卫生、个人卫生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养成餐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和人群较为拥挤的地方。
7.孩子的被褥、衣物、手帕经常拿到阳光下暴晒,食具、玩具和便器要定期消*,消除病原菌的传播。
8.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
温馨提示为了切实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我园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请家长配合做到以下几点:
一、全体幼儿必须晨检入园,如若迟到,也应主动到保健室进行晨检。
二、传染病流行期间,请家长多观察幼儿,确保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三、凡在园幼儿患有传染病一经确诊,应立即隔离治疗,请家长及时向班主任请假,以便我园做好班级消*工作。
四、患传染病的幼儿病愈且隔离期满后,持有所在地社区卫生院出具的病愈诊断返园证明方可正常入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