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结膜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难题带你破译抽动症背后的密码
TUhjnbcbe - 2021/6/18 16:06:00

11岁的莉莉(化名)乖巧伶俐,成绩优异,原本是班里的尖子生,可是最近却出现了问题,莉莉上课总“搞恶作剧”扰乱课堂秩序,且“屡教不改”,严重影响其他同学学习。

一个乖巧好学的女生,为什么上课会搞恶作剧呢

据莉莉自己陈述,上课时她总会像中邪一样,不由自主地站起来,动作麻利地将一条腿踢过头顶,呈“一字马”姿势,而引发全班同学的惊叫和哄笑。这种课堂上“不自觉”的踢腿动作,被老师认为是故意扰乱纪律,但多次批评、惩罚都无济于事,一到上课,莉莉仍会难以控制地重复这一动作。

“我不想扰乱课堂,可我控制不住自己。”课堂上突兀的动作,让莉莉很是慌张,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笑更让她内心紧张不已,她总是告诉自己“不要捣乱”,可一上课,她又不由自主地起立、踢腿。

这一怪异举动被老师和家长当成是孩子调皮捣蛋的“罪证”,但其实不然。莉莉上课“不自觉”踢腿并非故意,从其日常表现与动作的刻板性来看,莉莉是患上了儿童抽动症。

刻板“小动作”是抽动症症状之一

儿童抽动症的其中一个分类——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综合征)又称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多发性抽动症等,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突然地、快速地、不自主地、重复地肌肉抽动。起始症状呈一过性,比较轻,通常先眼部、面部肌肉开始抽动,而后抽动症状逐渐加重,从而形成多部位抽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可出现复杂的、形态奇特的复合性运动抽动,像冲动性触摸东西、踢脚、下蹲、弯膝、走路旋转等动作,自身不可抑制。像莉莉上课刻板踢腿的动作,正是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症状之一。

儿童抽动症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期,根据发病年龄、病程、临床表现和是否伴有发声,又分为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抽动障碍、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综合征)三种临床类型。

最常见的是短暂性抽动障碍,大多起病于5—7岁,像眨眼、挤眉、皱额、吸鼻、耸肩等。简单的发声抽动为单纯的、快速的、无意义的声音,如清嗓、咳嗽等,本症国内患病率在1%—7%。

短暂性抽动障碍,病程可持续数周到数月,一般患儿可自愈或经治疗后痊愈。病程持续一年以上的,也就发展成为慢性抽动障碍了,这时的症状更复杂,治疗上也相对困难些。也有部分慢性抽动患儿的病程甚至可能相伴终生。

不自主“小动作”是抽动症的明显症状之一。据了解,儿童抽动症多见于4—12岁儿童,男孩多于女孩,男女发病率之比为3:1或4:1,且90%以上儿童是在10岁以前首次发病。

是什么让孩子患上了儿童抽动症?

是什么原因使得原本活泼“正常”的孩子突然出现各种短暂、慢性甚至是陪伴一生的抽动障碍呢?儿童抽动症的病因和病理机制尚不明确,许多因素都可能导致病情的发生。“举个例子,有一名小患者,6岁前一切正常,但从6岁开始出现频繁耸肩的现象,他的爸爸一直有耸肩的毛病,起初家人以为是孩子模仿,矫正一下就好了。但不管如何劝说、矫正,孩子还是会不自觉地耸肩,而且症状愈来愈严重,这种情况就与遗传有关。家族中有阳性病史的人患抽动症的概率远高于一般群体。

此外,躯体局部疾病刺激,如眼结膜炎、倒睫、上呼吸道感染或鼻炎等会引起眼肌、面肌不自主地抽动,等到局部疾病治愈后,抽动症状却依然存在,成为了新的病症。

一名患者患有‘倒睫毛’,眼睫毛倒长,长期刺激眼球,导致眼睛总是不停地眨。但在‘倒睫毛’这一躯体症状治好后,患者因长期刺激已形成眨眼的惯性,改不过来了,这也是抽动症的一种病因。此外,家庭生活中的不愉快事件、精神过度紧张或学习负担过重等因素,也使得抽动成为心理应激的一种表现

对于儿童早期的一些抽动症状,多数家长存在认识误区,不知道是病,所以常常延误孩子的治疗,甚至让孩子的病症伴随终身。因此,家长多掌握一些儿童期的精神卫生常识非常重要;其次,当发现孩子有异常时,及时到专业机构接受正规的引导和治疗也非常重要。

抽动症目前临床上常规使用的仪器治疗是采用rTMS经颅磁治疗。rTMS经颅磁治疗仪,是一种无痛、无创的绿色治疗方法,被称为"二十一世纪四大脑科学技术"。经颅磁治疗仪主要是修复损伤脑细胞,促进新的神经元发育成长、加快神经网络重建。激发神经自身保护机制,抑制大脑失衡的神经递质,并调节至正常水平。可以极大程度减少抽动症患者的抽动情况,稳定患者的情绪,让抽动症患者可以很快就恢复到正常人生活水平中来。不让抽动症像恶魔一样一直干扰着您的孩子。

莫让“抽动症”贻误孩子终生

明白了儿童抽动症的一些疑似病因及症状表现,便可以对孩子莫名的“小动作”进行科学引导和防治。抽动症其实并不可怕,一定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才能不让抽动症耽误孩子终生。

赶快来分享
1
查看完整版本: 难题带你破译抽动症背后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