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儿童传染病预防
为什么夏季容易发生各类传染病?
01
夏季气候炎热,各类细菌、病*生长繁殖
快,水源食物、环境容易受污染,是各类
传染病容易发生的主要原因。
02
老鼠、苍蝇、蚊子、蟑螂等在夏季是繁殖
高峰期,它们携带的各种病原体易污染水
源、食物、环境。
03
孩子身体较为脆弱,更易受到传染病
侵袭。
儿童夏季常见的传染病
细菌性痢疾
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峡炎
红眼病等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夏秋季多见,是由志贺氏菌(也称痢疾杆菌)引起的,通过饮水和食物进行消化道传播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一般5月开始发病率增高,8~9月达到高峰,10月后发病率逐渐下降。
■表现症状
起病急,发热怕冷、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脓血粘液便、腹痛和里急后重是细菌性痢疾三个典型的临床症状。
◎治疗方法
1.急性细菌性痢疾的预后良好,多数患者可在发病1~2周内痊愈。如果腹泻、脱水,需要喝“口服补液盐”;出现严重脱水时还需要静脉补液(打吊瓶);发烧的话需要物理降温或吃退烧药。
2.值得注意的是:腹泻患者不能采用“饥饿疗法”,应鼓励患者进食易消化的流食,富含钾、钠的饮料,而不是传统的禁食禁水。
◎预防措施
1.注意饮食卫生,坚持不喝生水,不食生冷变质的食物。
2.及时接种细菌性痢疾的疫苗。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手、毛巾、牙杯、玩具及床上用品等,进而引起间接接触传播。
■表现症状
手足口病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可伴有其他非特异性症状,如咳嗽、流涕、食欲不振、发热、口腔及咽喉痛等。
◎治疗方法
1.手足口病尚无特效药,轻症无需药物治疗,一般清淡饮食,多饮水,帮助孩子度过感染期。
2.医院对症治疗。
◎预防措施
1.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引导孩子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2.不给孩子喝生水,吃生冷的食物。
3.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衣被。
4.疾病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5.接种EV71型手足口病疫苗。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由某些肠道病*感染引起的疾病,传染性很强,经粪口途径传播,尤其5岁以下儿童多发,平均3~5天潜伏期,需要做好隔离消*工作。
■表现症状
常在发病前2~3天突发高热,孩子的体温可达39~40℃。随后出现典型的口咽部疱疹,随后疱疹破溃形成*色小溃疡,一般4~5个,多则十几个,见于咽后壁及口腔后部,以扁桃体、腭垂、软腭为多。
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