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夏季保健小常识
随着气温的升高,夏天的脚步向我们走来,细菌、病*等各种病原体更容易滋生、繁殖,同时这段时间气温波动较大,特别是幼儿,由于自身免疫功能尚未完善,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更差,容易发生各种传染病。目前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季节还未过去,肠道传染病又开始活跃起来了,以下几种常见传染病应注意防范。
1、麻疹
麻疹病*传染性强,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主要集中在3-6月份。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麻疹黏膜斑及全身红色斑丘疹为特征,严重的可出现中耳炎、腹泻、肺炎、脑炎等合并症,甚至危及幼儿生命。麻疹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病*存在于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等分泌物中,通过打喷嚏、咳嗽和说话等的飞沫传播,也可由衣服、玩具等间接传播。2、腮腺炎
腮腺炎,常侵犯2岁至15岁的儿童,典型症状为一侧或双侧腮腺(耳前和耳下部)肿大,为非化脓性,触之有弹性和疼痛感。患儿常有畏寒、发热、头痛、咽喉疼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恶心、呕吐、嗜睡等症状。腮部肿胀在三至四天可达高峰,而持续四至五天后逐渐消退。腮腺炎病*可侵犯生殖腺及脑、心肌等一些组织器官,并发脑炎、心肌炎等,其中并发睾丸炎、卵巢炎可能影响生育功能。
3、水痘
传染性很强,由水痘-带状疱疹病*引起的。其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圆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躯干,继头面、四肢,而手足较少,且瘙痒感重。
4、手足口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都能引起,5―7月为高发期。一般症状较轻,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口腔黏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5、痢疾
细菌性痢疾最主要的特征之一便是“里急后重”,患者常“急不可待”要去排便,便后多“意犹未尽”。菌痢大多起病急,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粪便中有脓血、黏液,量少。患者常有不洁饮食或菌痢接触史。
6、结膜炎
流行性结膜炎是由于被病*或者是细菌感染而引起的疾病,患此症的小孩子会眼睛发红、发痒、流眼泪,但是切勿让小孩子用手去抓,抓伤眼睛了可不是件小事。
预防措施
(一)注意居室卫生要做到每天通风,每次应在半小时以上,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居室要做到“三开三晒”,在日光下晾晒衣被;如已有患症病人可进行居室定时空气消*。(二)搞好环境卫生要做到“三管二灭”:1.管好水源,保证饮用水不被污染。2.管好饮食。选择经安全处理的食品,生吃瓜果要洗净,饭菜要彻底加热,妥善贮存熟食,生熟食品分开处置避免接触。保持厨房所用表面的清洁,避免昆虫、鼠类和其他动物污染食品,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3.管好粪便,坚持饭前便后洗手。4.灭蝇、灭蟑。苍蝇、蟑螂携带大量的病原,它们在取食的过程中会污染我们的食物。
(三)建立良好的起居习惯
幼儿尤其要注意随天气变化和体质情况适时增减衣服,多喝水,勤洗手,不与他人共用毛巾等。保证充足睡眠和休息,采取合理方式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呼吸道疾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前往空气不流通、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农贸市场、个体饮食店、游艺活动室等;
(四)均衡饮食加强营养
合理膳食,适量吃些鸡、鱼、肉,豆制品,以及新鲜蔬菜、水果、干果等食物,可以增强体质。辛辣食物和太咸的、发性的食物应尽量少吃,可多吃些富含维生素A、C的食品,如鸡肝、猪肝和胡萝卜、菠菜等新鲜的蔬菜。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五)必要时用疫苗进行预防对儿童进行规范、系统的疫苗接种,是控制传染病的安全、有效的手段。(六)遇到10种情况需要马上洗手肠道传染病是夏季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预防肠道传染病,以下10种情况人们需要洗手:饭前饭后;便前便后;吃药之前;接触过血液、泪液、鼻涕、痰液和唾液之后;做完扫除工作之后;接触钱币之后;接触别人之后;在室外玩耍,沾染了脏东西之后;户外运动、作业、购物之后;抱孩子之前。接触过传染物品,更要经过消*反复洗手。注意个人卫生,不随便吐痰,打喷嚏;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七)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家长在家及时为幼儿做好自查工作,发现不适,请及时就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