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夏季儿童易发疾病、预防措施
提前提个醒儿
也好让家长做足准备
减少宝宝夏季患病几率
让孩子健康成长
01
EARTH
流感
症状
急起高热,体温多在38℃以上,出现畏寒、头痛、咳嗽、咽痛、乏力、全身酸痛等症状,体温一般持续2-3天后减退,咳嗽等症状要持续一周左右。
易感人群
年龄<5岁的儿童为主,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流感其实不是最可怕的,它的并发症很麻烦,比如喉炎、急性中耳炎、支气管炎、肺炎、心肌炎、脑炎等。
预防手段
勤洗手,勤用肥皂、洗手液以及流动的清水洗手,接种流感疫苗。
多通风
空气良好时要多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少聚众
尽量不去人流密集、空气污浊的场所,外出时给宝宝戴口罩。
生活健康
保持均衡的饮食、适量的锻炼以及充足的睡眠,增强身体抵抗力。
02
EARTH
轮状病*
症状
出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的临床症状,即水样腹泻,伴有发烧、呕吐和腹痛,腹泻物多为白色米汤样或*绿色蛋花样稀水便。
03
EARTH
诺如病*
症状
发烧、恶心、腹泻、呕吐等,呕吐有可能是喷射状的,24小时内腹泻可达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黏液脓肿。此外,也可见头痛、寒战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
预防手段04
EARTH
手足口
传播途径
人类是目前已知的肠道病*的唯一宿主,患有手足口病的人群及隐性感染者均有传染性,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其次为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疱疹液及污染的物品传播。儿童为主要感染人群,尤其是托幼机构的儿童。
症状
手足口症发病初期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发烧情况可能持续3至5日。手掌、脚掌,有时臀部亦会出现无痛的皮疹或水疱。口腔内会有疼痛的溃疡,导致吞咽困难,进而食欲减退。
预防手段05
EARTH
腮腺炎
特征
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伴发热,并可延及其它腺体。患者被感染后,部分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其后则出现一侧腮腺肿大或两侧腮腺同时肿大,2-3天内达高峰,面部一侧或双侧因肿大而变形,常可波及邻近的颔下腺、舌下腺及颈部淋巴结。腮腺肿大可持续5天左右,以后逐日减退。
传染源
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
腮腺炎病*多存在于唾液、鼻咽分泌物中,可通过飞沫传播或密切接触传播。孕妇感染本病可通过胎盘传染胎儿,而导致胎儿畸形或死亡,流产的发生率也增加。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90%病例发生于1-15岁,尤其5-9岁的儿童。
06
预防手段
麻疹
特征
首先表现为发热,体温达39-40℃,可伴有流涕、喷嚏、咳嗽、流泪、畏光,眼结膜炎等症状。在发热2-5天后出现皮疹,自耳后、发际、前额、面、颈部开始自上而下波及躯干和四肢、手掌足底。皮疹出齐后,依出疹顺序逐渐隐退,色变暗,有色素沉着及糠皮样脱屑,2-3周消退。疹退同时体温也下降到正常,病情自愈。
传染源
麻疹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
病*可经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预防手段
控制和管理传染源,对麻医院隔离,减少与他人接触,原则上隔离至出疹后5天,并发肺部感染者延长至14天。
切断传播途径
做到“三晒一开”,即晒被褥、晒衣物、人常晒太阳、开窗换气,室内保持清洁,空气流通。
保护易感人群
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最关键、最有效的措施
07
EARTH
风疹
特征
临床表现以低热、上呼吸道轻度炎症、全身散在红色斑丘疹及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发热后1-2天出疹,皮疹初见于面部,可一天内布满躯干和四肢,手掌心、足心一般无疹。
传染源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
大多是通过呼吸道飞沫散播传染,也可通过患儿口、鼻及眼睛的分泌物直接传染给被接触者。
易感人群
好发于1-5岁小儿,除1岁以内婴儿不容易感染外,其余年龄越小发病比例越高。
预防手段
接种风疹疫苗。
08
猩红热
猩红热属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它可以通过空气飞沫近距离进行传播,所以患病以后,患儿要进行隔离治疗。可以根据病情的轻重选择住院治疗或者在家进行隔离治疗。要避免健康人与患儿接触,切断传播途径。还有经常通风换气,保持房间空气清新。不要吃被患儿无污染的食物,被污染的用具一定要用肥皂流水进行清洗,定期进行餐具消*。
如何做来听听专家的意见
PROFILE
有这么多传染病在天气回暖时蓄势待发
宝爸宝妈们的心顿时揪起来了吧
但也不用太担心
这些专家建议
好好应用起来就好啦~
SUMMARY
PROFILE
PROFILE
夏季常见的还有流行性出血热,这是由于鼠类携带汉坦病*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它的传染源和寄生宿主是野生的黑线技姬鼠。所以要注意防治老鼠、消灭老鼠,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布鲁氏菌病也是夏季多发的,因为人接触了患病的牲畜,或者是污染物而引起的,要注意加强家畜的管理,病死的家畜要深埋或者焚烧,不可以食用,家中生熟食要分开,不要吃生肉和半熟的肉、生鱼等。”
广汉市沱水怡园美语幼稚园
联系
魏老师
搞好家庭环境卫生,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防病起、快就医、及时治、莫麻痹常锻炼、强身体、衣适量、莫着凉。
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